多年前,互联网上流行一张“孤独等级表”。“一个人去医院看病”被列为最孤独的事情。放到今天来看,“一个人看病”面临的已经不仅仅是情绪问题,还有更多现实问题:比如,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,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两亿六千四百零二万人,占总人口的将近五分之一(18.70%),目前国内已经有149个城市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。那么,“父母老了,年轻人在别的城市打工,谁带老人看病?”
再比如,根据民政部的预计,年我国独居单身成年人口大概是9200万,“一个人生活”是许多年轻人的常态,然而根据医院的规定,在大部分有创检查和手术之前,都必须有患者和家属共同签字,否则不能做。另外,复杂的看病手续、繁琐的流程、疫情带来的各种出行受限,都在增加人们看病的成本。DT财经的《年轻人疫情影响报告》数据显示,因为疫情,在超过六成的人眼中,健康的重要性上升了,排名第一。
在种种背景之下,“职业陪诊师”应运而生。小到取送病历、打印报告,大到陪人看病、跨城市代问诊,“职业陪诊师”几乎可以包揽一切关于看病的准备工作。
近年来,陪诊服务逐渐走进公众视野。据不完全统计,电商平台上提供陪诊服务的店铺超过500家,生意好的店铺月销达上千单,对于陪诊员这一新兴职业,你怎么看?
各位考官好,近年来,随着生活条件的提升以及老年人数量的增多,越来越多的人在看病时选择了陪诊服务,在我看来这一行业的兴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,接下来我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我的看法。
带来暖心
第一点,陪诊服务带来暖心。其一,减轻患者孤独感提高就医效率。很多患者在看病时对于医院的流程并不熟悉,甚至不知道去哪里挂号,去哪里取药,尤其是对于一些老年人,面对现在医院中的智能化设备根本无从下手,陪诊员的出现极大的便利了患者,减轻患者焦虑,提高就医效率。其二,免去亲属的担忧。一些患者去看病时需要家属的陪伴,尤其是孕妇或者患有残疾的人,而家属很有可能因为工作的事情或者其他事情没有时间陪伴患者,然而有了陪诊员之后家属也可以放心去做自己的事情。其三,带动就业。由于疫情当下不少人失业,这一新兴行业的兴起有利于更多的人就业,带动经济发展。
存在隐患
第二点,陪诊行业存在隐患。其一,骗子虚假陪诊。目前陪诊行业的准入标准还不够完善,陪诊员的身份五花八门,这就让很多骗子有了可乘之机,他们借助陪诊员这一身份去诈骗老年人,给社会带来不小的危害。其二,泄露医疗隐私。许多陪诊员自身素养不够,在陪患者就诊后可能会泄露患者的医疗隐私,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便。其三,责任划分不明确。在陪诊员陪诊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病人有突发情况,如果责任认定不明确,会给陪诊员以及患者双方带来麻烦。其四,缺乏行业标准。目前陪诊员并没有一个规范的准入门槛,陪诊员的职业素养参差不齐,患者在选择陪诊员时也有不少疑虑。
势在必行
第三点,规范陪诊势在必行。对于这样的一种新型经济模式我们应该抱着包容审慎的态度,一方面管理部门要规范行业标准,最大限度地去解决实际问题,设置准入门槛,明确工作职责,规范合同,避免纠纷,同时要把陪诊员和“黄牛”“医托”区别开来。另一方面,有了明确行业规范之后,可以通过职业教育为陪诊员提供技能培训。一方面不断加强职业修养,强化陪诊员保护患者的隐私意识。另一方面让陪诊员能够真正做到陪伴二字,除了行动上,心理上也要多给患者提供心理慰藉,在患者对于疾病有所担忧时给予及时的心理疏导和情感关怀。
最后我想说,应对陪诊问题远不止明确行业规范这一点,也不单单是陪诊员和家属的事情。更是医疗部门要做的事情,医疗部门要畅通就医流程,建立科学完善的分级诊疗制度,优化现有的就医流程,改善就医体验,让绝大多数患者能够在不必陪诊的情况下也可以轻松就医。
我要陪诊(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)
已有 1826 客户通过我们找到了陪诊服务